关于《铁路住房制度改革指导性方案的报告》的批复 -凯发旗舰

  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铁路住房制度改革指导性方案的报告》的批复铁道部:   你部《关于铁路住房制度改革指导性方案的报告》收悉。批复如下:   一、根据国发〔1991〕30号文件“在同一市、县内的房改政策、办法和实施步骤应当统一,所有单位,不论隶属关系,都应服从当地人民政府对住房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和国发〔1988〕11号文件“可以先在部分单位、部分地区起步”、“在一部分条件好的大企业、大单位先起步”的精神,又考虑到铁路系统高度集中统一、半军事化及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原则同意你部呈报的铁路住房制度改革指导性方案。铁道部机关按国家机关的统一规定参加房改;驻在城市的部属独立事业单位(院校、科研院所)按当地人民政府对住房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执行;铁路局、分局可以按你部房改指导性方案规定的原则,单独制定房改实施方案,征求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房改领导小组的意见后,报你部审批实施;铁道部直属大型机车车辆工业企业也可以按铁路房改指导性方案规定的原则,单独制定房改实施方案,报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房改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报你部批准实施。   二、为了支持地方的住房制度改革,铁路单位房改实施方案中的提租幅度不能低于当地(包括原试点城市)的水平,有条件的地方提租幅度应高于地方,并先于地方出台。交叉住房的部分,按当地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执行。   三、铁路单位单独制定房改实施方案要着眼于机制的转换,按国发〔1988〕11号和国发〔1991〕30号、国办发〔1991〕73号文件所规定的政策,切实为做好住房资金筹集和转化工作,建立起单位和个人住房基金。铁路单位的住房基金和公积金等,原则上在铁路内部循环。如果单位驻地的市、县实行房改资金统筹,铁路单位要以交叉住房租金收入的部分纳入统筹。   四、铁道部所属企业实施房改方案后,不得因此而调整中央财政的收入上缴任务。附:   铁道部关于铁路住房制度改革指导性方案的报告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   今年八月,我部遵照国务院国发〔1991〕30号文的精神,结合铁路特点,制定了《铁路住房制度改革指导性方案》上报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全国房改工作会议之后,我部又根据国办发〔1991〕73号文的精神,参照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意见,对原上报方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现重新上报,请审批。   铁路住房制度改革指导性方案住房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合理引导消费,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指出,今后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快住房建设。要把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状况,作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即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搞好住房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全国铁路系统的住房制度改革,在贯彻国家房改政策、措施的同时,充分考虑铁路“高、大、半”的特点,安全生产的要求,以及铁路的计划、财务、劳资和固定资产等由铁道部集中管理的实际情况,处理好条块结合的关系,逐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因地制宜,方式多样地继续推进住房制度改革。   一、目标铁路住房制度改革立足于转换机制,以加快住房建设的步伐,尽快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中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具体目标是:   第一步,“八五”期间从铁路目前人均居住面积6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围绕“解危”、“解困”,基本解决危险住房和人均居住面积在3~4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和无房户问题,争取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平方米,缩小与全国人均居住面积的差距。   第二步,到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或超过8平方米,使铁路职工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基本原则铁路系统住房制度改革,在认真贯彻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租、售、建并举;因地制宜,分散决策;机制转换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实际,积极组织实施,并按“政策按中央,方案系统定,资金自循环,交叉随地方”的原则,处理好条块结合的关系。   1. 政策按中央   铁路必须按照中央政策、措施,开展本系统的住房制度改革。   2. 方案系统定   铁路系统房改的基本原则、政策和措施由铁道部按中央政策和有关规定统一制定,房改的具体实施方案由部属各企业根据部的统一要求,参照所在地政府房改的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要征求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意见,取得地方支持,并报铁路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批。部属机车车辆工厂的方案,要在征得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同意后,报铁道部审批。   铁路住房制度改革的进度一般应与地方同步,但有条件的单位要争取先于地方开展。   3. 资金自循环   铁路房改的资金,如住房公积金、租赁保证金、提租后增收的租金及出售公房的收入等,均纳入铁路系统单位住房基金,使房改资金在铁路内部调剂,自我发展。   4. 交叉随地方   交叉住房部分(指铁路职工承租非铁路公房,非铁路职工承租铁路公房)执行地方房改实施方案。非铁路职工交纳的租金,按规定比例交地方统筹。如铁路单位实行房改,而地方尚未进行房改,应按国务院房改办(90)房改字第03号文的精神,执行铁路房改的规定。三、铁路住房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   1. 合理调整现有公有住房租金   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公有住房的租金标准。1995年年底前要分步提高到包括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三项因素的水平;2000年年底前要提高到包括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投资利息和房产税五项因素,即成本租金水平。   提租应考虑职工承受能力,给予适当补偿。补偿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企业事业单位的住房基金,不足部分,按国务院国发〔1988〕11号文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有控制地列入成本。对条件艰苦和边远地区沿线的住房,可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对超标准多占住房的要加收租金。   2. 出售公有住房积极稳妥地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对新峻工的公有住房实行先卖后租。除铁路用地内将来有可能影响铁路改、扩建的住房和不在铁路用地内但地方政府规定不宜出售的住房外都可出售。售房的具体范围由各铁路局制定,售房的方式可以多样,如实行抵押贷款售房等。   职工购买铁路公有住房,在国家规定面积以内,实行标准价,购房后拥有部分产权,可以继承和出售给原产权单位,但不准出租,转让和改变原住房性质,出售全部产权的住房需经铁路局批准;超过国家规定住房标准的部分按市场价计价。每个职工家庭只限购买一套标准价住房,职工调转工作,把住房售给原单位后,到新单位可优先购置标准价住房。售房价格应征得上一级房产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所在地政府审批(指市、地级以上政府)。对擅自降价出售公有住房和倒卖公有住房的要严肃查处。   出售后的住房,应妥善解决维修和管理问题。   3. 实行新房新制度   为了使新建住房不再进入旧的住房体制,有利于今后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对新竣工的公有住房(包括迁出腾空后待分配的旧房),实行新房新租,优先出租给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办法。租住新房可采用租金标准高于同类旧房的办法,也可同时收取一定数额租赁保证金。租赁保证金由承租人向铁路产权管理单位(至少为分局级)缴纳,缴纳标准由产权管理单位制定。租赁关系终止时,由产权管理单位一次归还承租人。   4. 积极推行集资建房,合作建房   充分发挥国家、集体、职工个人投资建房的积极性,实行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是现阶段加快铁路住房建设,引导消费的有效措施,应积极组织,大力推行。集资建房要贯彻谁集资谁得益的原则。集资建房的产权归铁路所有,负责管理和维修,职工个人只拥有住房使用权。   集资方案由各单位自行制定,但方案应有利于建房资金实现良性循环,使集资办法能持久推行。   对集资修建的符合出售条件的住房,要逐步出售给职工。   在有条件的单位可建立合作建房组织。   积极支持个人参与有组织的自建住房,但应加强规划和用地管理,严禁以权谋私,违者严肃查处。   5. 建立住房基金   各铁路企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筹集住房改革资金,建立企业住房基金和住房公积金。   企业住房基金的主要来源是:   (1)部拨建房资金(包括基建投资和部分折旧费等);   (2)企业自有资金;   (3)职工交纳的住房租赁保证金、集资款等;   (4)出售公有住房的收入;   (5)提租增加的收入在保证维修、管理费支出后的剩余部分。   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住房基金,其中企业提供的暂不超过标准工资的5%(用企业住房基金转换,不足部分,按国家政策规定,有控制地列入成本),个人提供的数额各单位参照地方规定自定。   企业住房基金和住房公积金应建立专项帐户,用于住房改革和住房生产、经营,不得挪作他用。   6. 优先解决以下几部分职工的住房困难   (1)运输生产第一线主要工种和关键岗位的职工;   (2)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职工;   (3)长期在铁路沿线工作的职工;   (4)劳动模范和有贡献的知识分子。   铁路住房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长期性工作,是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并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加强对住房制度改革的领导,精心组织,缜密安排,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积极争取地方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宣传教育和政治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实行住房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对房改方案、政策措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并及时协调解决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运输安全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铁道部将根据铁路住房制度改革指导性方案制定实施细则。   (1992年2月21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