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答记者问 -凯发旗舰

《北京日报》记者:“十二五”时期北京科技工作有哪些突出的亮点?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有一个良好的基础,科技资源高度聚集,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北京产出。在前些时候,我们也做了一系列新闻发布会,在此基础上,我还想再补充几点。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均实现翻番。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0年的1579.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52.6亿元;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5.73万件、3.35万件增加到15.63万件、9.4万件;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从912.9亿元增加到1820.6亿元;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从1.59万亿元增加到4.07万亿元。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北京地区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占比超过30%;1000余项成果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中关村企业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84项,比“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还多。创新创业激发新活力,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保持6%左右,位居全国最高水平;2015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突破4万家,累计超过36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数量继续居全国首位;上市企业总数达28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763家。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三大优势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辐射带动呈现新局面,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6.3%,占全国总量的35.1%,其中70%输出到国内其他省市和国外,实现技术交易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5%。这些都应该能够表明北京十二五时期科技创新的亮点。
新华社记者:北京推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如何促进新经济结构构建?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在介绍《规划》时已提到,国家部署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北京要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要示范和带动全国经济转型发展。“十二五”以来,我们通过制定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在一些重点领域布局了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在“十三五”规划中,我们围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聚焦一二三产业实施技术创新跨越工程,努力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先行区。
在一产方面,以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为抓手,重点建设昌平、顺义、通州等农业科技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比如,通过实施良种增产增效工程,以生物育种技术为支撑,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撑和带动全国农业的高端发展。
在二产方面,我们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先导与优势材料、数字化制造、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实施技术创新跨越工程,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跨越,引领“高精尖”经济发展。
在三产方面,重点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从技术支撑、创业支持、优势引领、业态培养、市场拓展五大方面推动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提升信息服务业高端发展能力。以“设计之都”建设为龙头,深化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
其实我还想补充一句,如果仔细看《规划》会发现,其实没有严格的把一二三产分开来描述,比如“互联网 ”,现在归在哪类产业?可以这样认为,技术的来源是相近的,应用领域在哪就归在哪类产业,实际上我们下一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北京社区报》记者: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如何惠民?如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前期我们做了“技术创新行动计划”连续十二期的成果发布会,有相当一部分的重大专项和科技成果就是对应老百姓民生需求的。大家知道,科技听上去感觉“高大上”,其实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前期的“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十三五规划”中,针对民生需求、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我们也布局了若干重大计划和专项,如首都蓝天行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食品安全保障、重大疾病科技攻关、城市建设与精细化管理等科技行动。特别是,在这些领域的科技成果中,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技术在全球范围已经实现从原来“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所以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要促进科技成果的全民共享、惠及民生。
我们也要加大宣传,增进公众和科技人员的沟通,特别是与媒体合作,搭建交流平台,帮助我们和科技人员从百姓生活中捕捉对科技的愿望和需求。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源源不断地产生供给,我们要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宣传和采购力度,使百姓尽早使用上我们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人民日报》记者:在“十三五”期间,在下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还哪些重点举措?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十三五”开局之年,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下一步,将以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制度保障,深入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创新驱动与体制机制改革系列政策,放活市场“无形之手”,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加快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推动各项改革试验任务落地落实落细。
1、先行先试成效显著
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作用,积极实施国务院“1 6”、“新四条”等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其中10余项推向全国。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先行先试,打造中关村制度创新升级版。
2、构建“1 n”的创新政策体系
“1”是市委市政府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以探索放开科技成果管理权限为突破口,提出了20条重大改革举措;“n”是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财政税收、金融、人才、国资国企改革等领域出台了“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28条等市级层面改革举措。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
3、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研究制定了《北京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提出7个方面、47项重点推进的改革举措。目前,北京市正抓紧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部分改革措施已初见成效。
下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授权和指导,同时做好改革试验的梳理总结工作,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和模式。
4、深化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
更加尊重科研规律,2015年修订了《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管理办法》,增加了承担科技经费使用的自主权。
2016年9月印发《北京市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突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出5个方面、28条改革举措。
特别是在预算编制和评审环节做“减法”,简化预算编制,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取消财政预算评审程序。
在赋予项目承担单位开展科研更大的自主权方面做“加法”,下放预算调剂权限、下放差旅会议咨询费管理权限、下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权限、扩大科研基本建设项目自主权。
同时,在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投入和支持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研项目和经费的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举措。
下一步,项目主管部门将按照《若干政策措施》的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相关规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完善,同时推动各有关部门、各区政府结合实际加快推进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切实增强科研人员的获得感。
《香港文汇报》记者:中关村“十三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赵慧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新的城市战略定位。中关村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也是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和此次发布的《北京市‘十三五’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里明确提出,中关村是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载体,这是对中关村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要在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打造中关村制度创新升级版。为此,我们考虑,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当好改革的试验田,完善创新的生态环境。中关村多年来一直是国家和北京市很多项科技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包括记者都非常熟悉的“1 6”、“新四条”,聚焦科技体制,取得很大的成效,很多先行先试政策已在全国推广。下一步,随着改革的深化,要考虑统筹推进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甚至社会领域的改革,把这些方面的改革协同推进,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中关村将在国家和北京市的统一部署下,推进全面创新改革,重点放在开放创新、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科技金融创新,激发创新创业者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实施创业中国引领工程,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创业中心。去年我们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实施了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目标是打造创业服务的升级版。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特别围绕引领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创业中心,实施创业金融创新发展、服务体系能力提升,高端人才集聚、领军企业创业引领和新时代创业文化引领等七大工程,推动“双创”支撑平台快速发展,建设更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三是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服务于北京市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建设,当好发动机。作为北京构建新的经济结构主阵地和排头兵,支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生物健康等领域的创新,不断创造新的产品新的模式和新的业态,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
四是要全面开放创新合作,打造创新网络的枢纽。这里首先发挥中关村在引领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中的作用,以京津冀四个战略合作功能区为重点,以天津滨海中关村创新园等合作园区为平台,发挥中关村领创空间市场化平台的作用,形成跨京津冀科技园区链,形成创新社区,推动区域内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努力整合利用全球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出台支持北京市特别中关村创新发展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支持中关村企业在全球布局,包括设置研发中心和孵化中心。同时也吸引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的服务机构在中关村落户,逐步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中心和代表国家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
《中国日报》记者:“十三五”时期如何通过全面创新改革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
北京市发改委高技术处处长林晓峰:协同与开放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市将充分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优势,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实现科技资源优势向区域发展优势转变,打造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高地,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举措:
一、优化协同创新格局
构建分工合理的京津冀创新发展格局。明确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科技创新优先领域,实现合理分工与有序协作,促进区域间、产业间循环式布局。
北京市重点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打造技术创新总部聚集地、科技成果交易区、全球高端创新中心及创新型人才聚集中心。
二、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京津冀是唯一跨省级行政区域的试验区域,要全面推进国务院批复同意的《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和《北京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方案》,在京津冀区域推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人才引进、金融支撑等18项创新改革举措,在本市层面推进商事制度、新技术新产品准入等47项创新改革举措。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协同改革,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三、建立协同创新三大机制
一是建立政策互动机制。研究在京津冀区域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互认备案、科技成果处置收益统一化、推行创新券制度等,探索风险共担和利益分享模式。
二是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整合京津冀地区科技信息资源,促进三地科技项目库、成果库、专家库、人才库等资源互动共享。发挥联盟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优势作用,促进京津冀产业对接合作和优化升级。
三是建立市场开放机制。促进京津冀技术市场交易一体化,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服务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需求。设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四、构建协同创新三类平台
一是构建创新资源平台。共建技术市场,加速成果转移转化、技术交易、信息咨询等资源要素在京津冀地区对接共享。共建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引导投资机构、创业团队等投资创业。
二是构建创新攻关平台。促进京津冀重点实验室合作共享,推动开放共享和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共建联合攻关研究院,为三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示范。
三是构建创新成果平台。共建创新成果中试基地,将北京相关创新主体的研发成果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中试、孵化,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鼓励北京地区创业团队、投资机构等在三地进行成果转化。
五、开展协同创新若干试点
一是开展先行先试政策推广试点。总结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经验,将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向河北省、天津市推广。
二是开展产业转移升级试点。引导北京创新成果在合作区域产业化,促进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高端产业在京津冀地区逐步形成。发挥首都创新优势,以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全面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试点。从绿色能源示范、大气环境治理、智慧旅游等多个方面提升区域的生态安全水平,为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动建设提供支撑。
四是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建立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市场化运营机制,探索形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模式。
北京电视台记者:以中关村为例,请谈一下海淀区如何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
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长萍: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关村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是《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明确首都要建设的“三大科技城”之一。“十三五”时期科技城的重点依托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高等学校和中央企业,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实现基础前沿研究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聚集产学研创新主体和产业高端要素,集中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及应用技术创新园、航天科技创新园、航空科技园、宽带技术产业创新园等专业园区,打造新型特色产业园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信息科学、基础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开展基础及应用研究,为创新发展提供储备和支撑;在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导航等技术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增强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领域,推动技术创新跨越工程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孕育新兴产业增长点,形成国家知识创新和战略性新兴技术重要源头。围绕上述定位和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海淀区要主动对接驻区大院大所,持续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全力服务保障中关村科学城建设。重点强化五个对接。

第一,强化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通过支持科学城单位承担国家的科技重大专项,在信息科学、技术材料等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在航空发动机,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实施技术创新跨越工程。依托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整合全球的研发资源,助推大院大所联合攻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强化与大院大所的对接。主动对接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中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力支持中科院卓越创新中心建设。深化落实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大院大所创新需求,搭平台、聚人才、优服务,努力为大院大所营造优良的区域发展环境。尝试创新基础研究投入引导方式,联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共建原始创新引导基金,支持高校院所开展重大前沿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电负性原创技术研究,加快孕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第三,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积极推动北大、清华、北航等中央级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依托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推动试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探索建立市场化基金,吸引社会投资撬动科学城区域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军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先后与清华大学共建水木启程基金,与北京大学共建重大成果孵育基金,与北航共建创新引导基金和创投基金,截至2016年上半年,海淀区累计设立各类基金40支,基金总规模达170亿元,区政府承诺出资3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40多亿元,放大财政资金5.7倍,强力推动了创新成果与产业的对接。依托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打造面向全球的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截止目前,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聚集知名技术转移机构120多家,组织高端国际技术转移活动150余场,服务企业2000多家次,促成国际技术转移项目154项。

第四,强化空间对接。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梳理整合中关村科学城区域空间资源,全力推进科学项目建设,为高校院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提供实体和空间。目前,市政府签约授牌的中关村科学城项目中有46家48个项目在海淀区,包括36个特色产业园、1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和1个企业中央研究,涉及新建及改造工程项目74项,总规划建筑面积728万平方米;海淀范围内已建成北航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致真大厦、北理工中关村国防科技园、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等21个项目,释放产业空间126万平方米,引进企业近千家,总产值达3000亿元。

第五,强化服务对接。出台海淀协同创新券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与高校院所、社会机构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增强区域创新活力。筹备成立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联盟,进一步统筹科学城相关建设单位优质资源,促进区域协同创新。下一步,海淀区将围绕《规划》提出的国家知识创新和战略性新兴技术重要源头的中关村科学城发展定位,聚焦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纳米技术等前沿科学领域,支持驻区高校院所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和顶尖实验室;积极配合国家科学中心布局,结合中关村科学城东区建设,推动一批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落地,并做好配套服务,努力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成为北京“三大科技城”的典范、全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引擎。

网站地图